财经频道 > 品牌出海 >

出海记丨柳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制造”力量

海外网 2025-02-20 09:04:01

作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柳工自1958年成立以来,历经67载,从一家地方国企崛起成为生产制造基建领域的大型国际化企业。在这一过程中,柳工以技术创新、产品品质和服务体系,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并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跟随柳工国际化进程的脚步,将视线落在南非西北省摩西科塔恩市一个名为马贝斯克拉尔的小村子。在这里,用水困难的生活难题曾一度困扰着村民,能够拥有清洁的水源是村民们长久以来期盼实现的梦想。如今,在柳工“绿色联盟计划”的帮助下,梦想照进了现实。当清澈的水流源源不断地从新水井中流出,当地的大人、孩子们情不自禁为此欢呼。“这口水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清洁水源,而且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之光。在柳工的支持与帮助下,我们一定能够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村民代表乔治·马贝(George Mabe)难掩激动地说。 

柳工“绿色联盟计划”落地南非西北省摩西科塔恩市村庄,为当地居民提供清洁水源。柳工供图

据了解,这口水井深达150米,现已全面投入使用,为该地区两万多户家庭提供了稳定清洁的水源。对此,摩西科塔恩市市长恩克图·恩科茨韦(Nketu Nkotswe)表示,“非常感谢柳工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有了这口水井,村民再也不用走到很远的地方去取水。” Taung DailyNews网站报道称,成立于2023年的柳工“绿色联盟计划”,致力于环境可持续性和社区慈善事业,有效推动非洲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今年,绿色联盟计划在冈比亚建造第二口水井,持续践行公益使命。”柳工非洲区域总经理李翊表示。

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柳工不仅关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还持续推动人才的可持续培养。“不是派中国人到那里去,而是与当地融合发展”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蓝图,使得一批批外籍本土员工在柳工的平台上迅速成长。印度籍员工尼施秋(Nischal)的成长历程,便是柳工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的一个生动缩影。自2008年加入柳工以来,凭借自身的努力与柳工提供的广阔平台,他从一名普普通通的营销人员,逐步晋升为柳工印度公司副总经理。据了解,目前,柳工共拥有16000余名员工,其中外籍员工高达1700名,占比超10%。

随着柳工“全面国际化”战略不断走深走实,柳工积极在海外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在为柳工国际化发展注入人才活水的同时,也为国际职业教育事业贡献了柳工智慧和柳工方案。“这是交流发电机,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现象……”来自柳州职业技术大学的老师正通过屏幕上演一场精彩的远程教学,生动的演示与讲解使得学生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教室前方的屏幕。这样的场景发生在印尼雅加达国立理工学院的“柳工班”线上教学课堂。据悉,该教学班由柳工、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和印尼雅加达国立理工学院三方合作共建,采取“中文+工程机械”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们通过柳工和柳州职业技术大学的双重培训,最终可以成长为国际化、高素质的工程机械从业人员。

印尼雅加达国立理工学院“柳工班”线上教学课堂。王重彬摄

“学校与柳工、柳州职业技术大学的校企合作项目整体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三方合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支持。” 印尼雅加达国立理工学院老师穆罕默德·希达亚特·图拉赫(Muhammad Hidayat Tullah)说。据印度尼西亚国家通讯社安塔拉通讯社网站( Antara News)报道,柳工还联合印尼雅加达国立理工学院及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成立柳工印尼客户体验中心,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柳工国际事业部人力资源总监李匀表示,“仅印尼的校企合作项目就培养了155名预备服务人员。截至目前,40名学员已经在柳工进行了实习。此外,柳工还与泰国、越南、沙特、吉尔吉斯斯坦的院系签署联合办学意向,持续推进国际人才培训和需求的直接对接进程。”

国际化脚步不停,贡献力量步伐不止,柳工致力于成为世界级的、受人尊重的国际化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未来,柳工将持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工程机械行业向更高效、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展现‘大国重器’的责任与担当,还将继续以世界公民的姿态践行社会责任,开展‘绿色联盟计划’、公益慈善、应急救援等,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不断贡献力量。”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光安表示。(张英杰)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编:张英杰、李雪钦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