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热点观察 >

青岛机场集团建设世界一流航空枢纽见成效

海外网 2025-03-14 13:17:19

作为全国最新投用、山东省内唯一运营的4F级国际机场,青岛机场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源”,在青岛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中承担着重要角色。近年来,青岛机场集团坚持以改革创新思维系统谋划工作,大力推动集团由“重运行保障的传统机场”向“运行保障和市场经营并重的现代国企”转型,各项工作呈现全面起势、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向建设世界一流航空枢纽战略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双枢纽”战略助推发展迈上新台阶

青岛机场以国内千万级以上人口特大城市全覆盖为目标,在业内率先创新提出“城市协作、机场合作、航企运作”的“双枢纽”战略合作倡议,不断优化时刻配置、加大运力投入,切实提高市民往来、商旅出行的便捷性与时效性。2024年,青岛机场与武汉、长沙、昆明等15家机场实现枢纽共建,日均10班以上快线由6条增至10条。恢复芽庄、济州、福冈、吉隆坡4个航点,加密东京、大阪、首尔、香港、加德满都5条航线,稳定运营3条上合航线,推出国内唯一首尔快线服务品牌,国际客运航线增至23条,日韩市场规模居全国第3位。进一步提高中转效率,依托“青易飞·悦中转”系列产品,跨航司中转服务合作拓展至27家机场,首次开通伦敦、莫斯科等国际通程航班,正式启用青岛北、胶州北等高铁城市航站楼,青潍空铁联运旅客“零负担”出行项目,获评国家六部委联合评选、省内唯一入选的旅客联程运输服务品牌。

据介绍,青岛机场以建设我国面向东北亚地区和北美的航空货物集散中心为目标,2024年,开通鄂州-青岛-日韩货运中转业务,新开及恢复3条货运航线,总数达16条,孟菲斯航线成为我市首条“第五航权”货运航线。系统构建多式联运通道,异地货站和海外仓总数增至15个,“超级货站”安检前置项目成为全国首批提升航空物流综合保障能力试点之一。首次保障空客“大白鲸”、C-130等机型,首次完成电动汽车整车和进口肉类运输,青岛机场五大口岸功能全部投用。

在经济承压下行、行业政策调整、高铁冲击加剧的背景下,2024年,青岛机场逆势完成航班起降19.27万架次、旅客吞吐量2618.0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7.94万吨,创历史新高,客运量增速排名千万级机场第5位。客、货吞吐量排名全国(城市)第17和第14位,省内占比提升至40.4%和48.8%,全省“龙头”地位有效巩固。全年共完成国际(地区)客运量266.94万人次,同比增长95.7%,位列全国(城市)第9位。全年保障中转旅客255万人,同比增长79.9%;中转旅客占比由2019年的3.3%提升至9.7%,排名全国第13名,步入同类机场第一方阵。

守牢守稳安全服务运行的“基本盘”

安全保障和运行服务能力是机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面对民航航班量和旅客量快速恢复的新常态,青岛机场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理念,持续做优安全服务运行保障,更好地展示城市对外窗口形象。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责任清单、检查清单、风险隐患清单“三张清单”为主抓手,扎实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机坪运行管理实现“三统一”,岗位末梢管理切实加强,在岗期间“机器人”式作业理念深入人心。2024年,在一系列有效的安全管理举措和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的保障下,青岛机场持续保持事故和征候“双零”,运行安全保障能力综合评估上、下半年分别排名全国同体量机场第4位和第3位,成功入选省安全生产月优秀组织单位、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行动标杆企业,并以100%合格率完成国际民航普遍安全监督审计(USOAP),获民航局高度肯定。

以塑造“人享其行、货畅其流”的美好出行为目标,青岛机场深入践行“真情服务”理念,坚持用贵宾标准服务普通旅客,以“民航服务提质增效年”活动为引领,认真落实三超行李、二次安检、便捷支付等工作,持续细化标准体系、压缩截载时间、建设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持续提升旅客愉快体验感,一系列务实举措获得了业内和旅客的广泛认可。2024年,青岛机场再度以全国第2名,蝉联民航千万级机场服务质量优秀奖,航科院旅客满意度连续11个季度位列全国同量级机场第1位,在CAPSE全国大赛中斩获包含最高奖在内的14个奖项,获奖数量居省内第一、全国第二。根据国际机场协会(ACI)最新发布的评选结果,青岛机场在 2024年度全球机场服务质量评估中脱颖而出,荣获亚太地区2500万-4000万旅客量级别“最佳机场”称号。

为更好保障旅客出行需求,青岛机场全力提升航班运行效率和始发航班保障能力。坚持统筹协调、精准管控,扎实做好航班调时、节点控制等工作,启用航班精准入位系统,成功协调临界延误航班超7000架次,推动人为原因航班延误占比下降51.1%。2024年,青岛机场航班起飞正常率、放行正常率分别排名华东地区第2和第1位,运行环境持续改善,不断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顺畅的出行体验。

“创新型机场”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变量。青岛机场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确立“创新型”机场发展目标,成立集团科创领导小组,组建实体化运作的科技创新中心,搭建各类实验室平台,完善各项支撑制度机制建设,聚力以科技创新赋能安全服务运行管理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机场于2021年率先启动飞行区无人驾驶技术研究,目前已取得多项研究成果,牵头制定两项行业团体标准,成功申报2024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获批专项研发资金1000万元,是青岛市唯一获评的市直企业。深入探索校企合作新机遇,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电信、海信集团、国橡航泰科技等联合申报科创示范项目、专利6个。

加快推进数据治理体系建设和架构优化,编写的《数据赋能青岛机场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收录于民航局《智慧民航数据治理典型实践案例》,是国内首批获得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DCMM三级认证的机场。充分激发集团全员创新活力,举办第二届“五小”创新大赛,培育科创人才超百人。全力挺进低空经济这一新发展赛道,积极探索谋划参与路径,顺利完成市区往返机场的直升机摆渡接驳航线首航以及常态化飞行保障,打通了通用航空至民用航空运输接驳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青岛机场共获市级及以上科创奖项11个、知识产权17项,实现翻番目标。(华雨 润疆 科文)

责编:钟薇依淼、李雪钦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