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商讯 >

智利驻华大使馆举办中医文化深度对话会:渝新欧丝路赋能拉美中医合作新突破

中国网 2025-07-03 15:03:59

近日,智利驻华大使馆成功举办中医文化深度对话会。此次活动紧密契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加强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的核心要义,聚焦中医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为中智两国在中医药及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关键桥梁,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拉美地区在人文领域的互联互通,彰显出极高的政治价值与战略意义,智利驻华公使万岚苏(Sergio Valenzuela)和双边外交官尼古拉斯·多诺索·奥多伊(Nicolás Donoso Oddoy)全程参与活动。

微信图片_20250703150455.png

重庆(渝新欧)丝路赋能中医国际化:翻译传播双轮驱动实践

李孝英、董小玉两位博士后及推介方代表司京昆,凭借在中医文化国际传播与中智友好交流领域的卓越贡献,分别荣获“中医文化交流使者”“中智友好使者”称号。活动现场,“红墙御医”“国医大师”胡维勤和其他中医医师们以“望闻问切”为智利驻华官员们进行脉诊,展示了传统中医独特诊疗方式在外交场合的独特魅力,成为文化对话的具象化呈现……

李孝英教授现任重庆大学中医药文化方向博士生导师、湖北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以川渝为学术基地,深耕认知翻译学与典籍医学文本翻译领域,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分支负责人,她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层级研究课题,这一资质不仅是对其学术能力的权威认定,更标志着重庆市、湖北省两地在中医药翻译与传统文化外译领域跻身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她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科技部《面向“一带一路”的中医药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等国家外国专家项目,权威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构建起中医药翻译理论体系。其成果通过语料库分析,破解 “气”“阴阳”等文化负载词英译难题,助力“川渝中药材”“秦岭中药材”搭乘渝新欧班列实现标准化国际传播,推动重庆成为中医药翻译领域对接拉美的国家级学术枢纽,成为共建“一带一路” 倡议下地方学术力量服务国家战略的典型实践。

董小玉教授现任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拥有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后的学术背景,深耕国际文化传播领域。她主持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华大典・农业典・园林园艺分典、渔业水产分典”(国家文化传承核心工程)及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多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她依托重庆“渝新欧”国际学术通道,推动中拉高校共建双向硕博双学位项目,为重庆及西部地区中医药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构建起“学术研究—标准制定—产业落地”的全链条赋能体系,这一实践既推动重庆成为中拉传统医学交流的核心枢纽,又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学术支撑。

超六成拉美民众认可中医:从政策落地到文化认同的中拉实践样本

智利作为拉丁美洲首个以国家立法形式认可中医的国家,2008年将中医针灸正式纳入替代疗法医疗体系,这一举措成为中拉传统医学合作的标志性节点。在政策红利推动下,拉美地区中医发展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巴西2006年将针灸纳入国家医疗体系,世界各地多所QS排名名校相继开设“中医专业”;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及旅阿华侨李文忠推动当地中药材认可种类破百种,通过“中阿传统医学文化年”等国家级项目提升中医药社会影响力。拉美公共卫生研究院最新调研显示,超60%受访者表示“愿意尝试中医”,针灸、拔罐已成为30%以上家庭的“常备疗法”。这既得益于《中智自贸协定》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等政策赋能,也源于“中医‘整体观’‘治未病’理念”与拉美自然疗法中“能量平衡”理论的深度契合。目前,中医药在拉美通过“政策对接-标准互认-文化共鸣”三层架构发展,智利推动中药入基药目录、中拉QS高校本科生、硕士、博士生项目、“川渝中药材”“秦巴中药材”借“渝新欧”丝路通道出口等实践,正将中医从文化符号转化为中拉卫生合作的实质动能,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提供范本。

智利驻华公使万岚苏(Sergio Valenzuela)表示,中医智慧属于世界,期待与中国高校携手秦岭中药基地推动中医在拉美发展,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此次活动以文化为媒,筑牢中拉命运共同体民意基础,让中医药成为连接中拉文明的“银针纽带”。

渝新欧丝路通道赋能下的拉美中医合作:从标准互认到产业协同的全链条突破

对话会上,中智双方达成多项实质合作:智利将持续推动中药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上海钴历科技中心作为专家成员组的推荐单位及使馆审核通过的三位项目推介嘉宾,以《从秦岭到安第斯:秦岭灵芝出口资质推动与智利共建拉美中医研究院》为主题发表演讲,并于公开汇报会后与智利驻华公使万岚苏(Sergio Valenzuela)和双边外交官尼古拉斯·多诺索·奥多伊(Nicolás Donoso Oddoy)再次开展闭门商谈。提出首期通过甄选“川渝中药材”“秦巴中药材”中的五味道地药材(含药食同源品种)进行国际化标准认证开展合作,依托川渝与秦岭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和种植技术,与中国高校共同建立拉美首个标准化中医研究院,重点开展中药材种植标准互认、中医诊疗技术本土化研究及传统医学文化推广(通过药膳工坊传播“寓医于食”理念)。既依托渝新欧通道实现药材标准化输出,更以药食同源药材的“双重属性”精准对接拉美自然疗法需求,形成“形成‘政策对接—标准共建—产业变现’的全链条创新。此次对话会被视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拉传统医学从文化交流迈向标准互认、产业协同的里程碑,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传统智慧+现代治理”的实践范式。

责编:财经-李芳、李雪钦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