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茂升,一个不普通的“90后”海归青年,在北仑九峰山脚下,开了家同样不普通的老城湾茶咖风物馆……
周末的老城湾茶咖风物馆内人头攒动,年轻游客手捧印有“老城湾”logo的咖啡杯在文创展品间穿梭。这家由叶茂升主理的茶咖馆,正以“农文旅融合”的特色成为网红打卡地。
作为浙江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叶茂升曾因就职“中兴通讯”被外派至欧洲波兰代表处工作两年,如今归国返乡的他,经由大碶街道与宁波职业技术大学共建的“青创・同行”校地双创联盟平台牵引,正将浙大求学时的科考经历、波兰工作积累的国际视野与九峰山乡土文化深度融合,热衷并投身于“新农人”创业实践。
“回村计划”多政策邀约青年返家乡创业
“我们打造的是‘零门槛入驻、全链条赋能’的创业生态,期望更多‘新农人’能在此找到与乡土嫁接的支点,在九峰山的绿水青山间书写更多元共富范本,共绘乡村振兴时代答卷。”大碶街道清泰社区党委书记董春燕发出九峰“回村计划”邀约。
2023年,结束中兴通讯波兰代表处两年外派工作的叶茂升带着中欧文化碰撞的灵感回到家乡。当他走访传统村落时萌生灵感:“我们的茶咖为何不能成为中西方文化交融和乡土文化的展示窗口?”这个想法促使他同时锚定了“农文旅融合”赛道,从改造百年老宅到设计研学路线,但却在业态整合时遭遇资源对接瓶颈。
转机出现在2024年的夏天,叶茂升以九峰“回村计划”青创客兼海外归国人员双重身份被纳入大碶街道“青创・同行”年轻一代统战创新创业平台,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帮助自身实现创业梦想的绝佳契机。
大碶街道统战部门协同清泰社区、城湾村等推出“一对一”长效帮扶政策“组合拳”,帮助其降低创业风险。仅在基础建设方面就为老城湾茶咖项目节省成本近5万元,让百年老宅变身成为了“咖啡+研学”的复合空间。
“校地协同”全链条赋能统战农创客培育
2024年11月,“青创·同行”校地共建双创联盟正式成立,叶茂升作为统战“新农人”代表与宁波职业技术大学国际商旅专业群带头人邱璐轶教授完成结对,依托导师在文旅融合、乡村规划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帮助自身优化亲子研学线路,提升项目吸引力和竞争力。
与此同时,他也凭借自身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受聘为宁波职业技术大学兼职教师,将欧洲考察记录的乡村文旅案例转化为教学素材,这样的“海外视野+本土实践”创业模式正通过统战平台的资源链接,让一杯融合中欧灵感的乡村咖啡成为激活乡土经济的新支点。
对于叶茂升而言,联盟的平台赋能如经纬交织的创业网络:博士专家团的屡次实地走访,帮助他链接了多家农业合作社及文旅企业等各方优质资源,同时还通过策划组织“青·企·协”科创融汇暨跨境博研智库论坛、“菁英荟”统战赋能成长训练营、菁英双创挑战赛等各类活动载体和定制化培训系统提升了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跨境电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储备。
在这过程中,叶茂升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青创客,进一步拓展了人脉资源和业务渠道,更让他从跨境电商运营到乡村文旅IP打造实现能力跃升。
“乡土情怀”持续性激活新农人创新业态
包粽子、学非遗、话传承……作为土生土长的城湾村人,家乡的点点滴滴,都成为叶茂升干事创业的灵感来源,他在传统习俗中播种乡土情怀,在亲子互动中凝聚振兴共识。
展望未来,叶茂升信心满怀,城湾村700米长的木槿花路的不远处,他亲手打造的“廿里城湾”民宿正坐落在此,他还将联动“碶彩农耕”旗舰品牌,结合九峰当地特色开发更多具有创新性的“农文旅”融合产品。
更具深意的是他的公益实践,选用丽水青田山泉水制作的“仑青泉”送清凉,每售出一瓶即向“碶上新农”公益基金捐赠1分钱,通过帮助困难农户增收,构建起“商业盈利-公益反哺-乡村发展”的良性循环。
“统战平台串联了高校智慧、市场资源以及乡土情怀。”大碶街道党工委委员傅雷飞在打卡这家老城湾茶咖风物馆时感慨到,“叶茂升的创业实践,恰似统战赋能下农文旅融合的生动隐喻,正成为年轻一代以创新思维激活乡村潜能的生动注脚。”(张日益 王维虹)
责编:财经-李芳、李雪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