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将集中整治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三大类网络乱象。
这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一出口汽车码头上等待出口的新能源汽车(6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龙巍 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黑公关”在高额利益的驱动下越来越猖獗。为了赚流量,谋取利益,“黑公关”不断组织“水军”恶意诋毁汽车品牌。比如,有的汽车品牌新车刚上市当天,就被传“刹车失灵”“自燃”等;有的汽车品牌被AI工具批量生成谣言视频,包括伪造车主体验和评测报告;此外,车企操纵“黑公关”对竞争对手进行诋毁、打压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专家认为,这些网络乱象不仅危害汽车企业的正常经营,误导消费者决策,还会影响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采访时表示,“这些网络乱象主要是流量争夺战,盲目夸大宣传,把互联网的宣传模式带到汽车行业来,造成汽车行业的环境恶化。”
中国新能源汽车正迅速崛起,并加速国际化。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比“十三五”末增长5倍多。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的140万辆左右跃升到2024年的1300万辆左右。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不仅我们身边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了,而且在许多国家包括一些汽车强国的大街上,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也越来越多,中国品牌正在稳步走向世界。”
风清气朗的产业环境是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崔东树看来,此次整治行动“对这种汽车行业目前来说夸大宣传,‘水军’行为,互相‘拉踩’等问题给予有效的处理,尤其是对宣传不实,给市场带来巨大影响的问题给予处理。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是必要且及时的,将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多个汽车企业也积极响应,表示支持、拥护六部门的专项整治行动。有汽车品牌相关负责人发文称,这次专项整治行动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未来将加强自律,接受监督,积极配合,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助力营造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业内人士表示,国家部门近期采取的一系列整治行动,有力维护了汽车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继叫停“销售周榜单”发布、规范“辅助驾驶”宣传、治理“低价无序竞争”违法行为、保障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之后,又一重要举措,将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保驾护航,助力中国汽车稳健前行。(海外网 李芳)
责编:李芳、李雪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