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城”因“市”而生、“市”因“城”而兴。为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商务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出台《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商务部10月29日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方案》有关内容。

图为商务部《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专题新闻发布会现场。
“城市商业是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载体,是稳定就业、保障民生、繁荣市场的重要抓手,是联通内外、扩大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商务部流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张祥介绍,《方案》提出结合城市更新,实施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构建以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为引领、特色商业街区为支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基础,布局合理、设施齐全、业态丰富、供给优质、安全便利的城市商业体系。
步行街(商圈)不仅是城市商业的发源地和核心区,也是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据了解,近年来,商务部已确认19条全国示范步行街、20个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推动现有步行街(商圈)设施改造和业态升级,抓住步行街(商圈)发展的“小切口”,做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积极引进国际精品、国货‘潮品’、外贸优品,发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业态和场景,开展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人气’变成‘商气’,让‘游客’变成‘顾客’。”张祥介绍,2024年,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共实现客流量超4000亿人次、营业额超50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超80万个。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8.8%、6.0%,为各地促消费、扩内需、稳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商务部将稳妥有序推进全国步行街(商圈)示范创建工作,把步行街(商圈)打造成当地居民常来的“会客厅”、外地游客必到的“打卡地”、国际旅客了解中国的“新窗口”。
《方案》提出要优化城市商业设施供给。对此,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李亮表示,为解决商业用房空置率较高等问题,自然资源部积极研究出台相关规划、土地政策措施,支持地方盘活存量商业用房,促进实体商业高质量发展。如发布《城市存量空间盘活优化规划指南》,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首个聚焦存量盘活的技术标准。
《方案》强调结合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城市商业体系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载体。”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张雁表示,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商务部等部门共同抓好贯彻落实,结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从规划、建设、管理三方面,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方案》提出,支持“商业+旅游”“商业+文化”融合发展。“当前,文化、旅游与商业等领域的融合日益广泛,‘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催生出更多广受欢迎的新业态、新场景。”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二级巡视员赵建军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将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比如,鼓励各地合理利用城市存量商业设施、老旧厂房、老旧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存量空间,以创意赋能、风貌改造、业态提升等方式,发展文化娱乐、创意设计、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旅游演艺等各类文化和旅游业态,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
据悉,《方案》将商业发展与开放交流相融合。“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商业是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领域,我们将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优化支付结算、免税退税等国际化服务,充分展示中国扩大开放政策成果;我们将以老字号等国货‘潮品’为主体,打造一批承载商业底蕴的‘必购必带’城市伴手礼,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将为全球优质商业资源集聚和创新人才汇聚提供广阔空间,共同分享中国市场发展的红利,实现更大范围互利共赢。”张祥表示。(李雪钦)
责编:张英杰、李雪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