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大数据是观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公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中国新质生产力持续培育壮大,高端制造、创新产业、数实融合三大领域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
中国近年推出诸多举措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今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十五五”规划建议针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多项部署。这一系列政策,推动高端制造升级、科技创新突破、数实深度融合,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在高端制造领域,中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力。10月份,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3%,今年以来持续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占制造业比重已近半。其中,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电池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1%、24.4%和27.2%,展现较强发展劲头。
税收数据显示,以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创新产业正加快发展。10月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6%,延续两位数较快增长。其中,高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1%;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1%,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行动加快落地,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5%、41.7%和38.4%。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更高。10月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5%,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9.6%,反映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持续推进。其中,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3.1%;数字消费拉动作用明显,数字内容与媒体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2%。
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各地打造形成了一批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区。上海浦东推动细胞和基因技术产业化,建设了张江细胞和基因产业园等综合性生态服务体系;江苏苏州加快量子科技向实用化、工程化转化,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正推动量子计算在金融等场景的应用探索;四川成都发挥智算中心算力优势,助力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质检、城市治理等领域形成解决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认为,10月份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税收数据,直观展现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成效。“尤其是‘人工智能+’行动带动前沿产业持续增长,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且可持续的动力,彰显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与广阔空间。”朱青说。(记者 汪文正)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1月27日 第 04 版)
责编:李芳、李雪钦